新闻中心
新闻类别
联系我们
联系:文朝诚
手机: 400-113-9518
电话: 0871-67180022
传真: 0871-67180022
邮箱: 422146024@qq.com
网址: www.kmjcny.com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斗南农资市场A8栋
杀虫剂为什么能杀虫?
来源:http://www.kmjcny.com/news/81.html 发布时间:2019-06-18
杀虫剂是分很多种的,每种的具体原理也不一样。
下面的答案会很长,有化学基础的可以都看,没有的话看看粗体字就可以了。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这个从名字里面就能了解了。触杀是直接从表皮进入昆虫体内;胃毒就是得吃进去;熏蒸就是指药品进入昆虫气门然后致死;内吸就是最特殊的了——指农药被植物所吸收,然后昆虫蛀蚀植物时农药进入昆虫体内,将昆虫杀死。
不同种类的农药效应不一样,很多农药只具有上述四种效应中的一种或几种。
杀虫剂从发明到现在,经历了四代,将来可能还会有第五代。
一代:无机杀虫剂,砷制剂、铜制剂(中学化学书上就有的波尔多液)(经提醒,波尔多液实际上是杀菌剂)这些和一些土法天然植物农药;
二代:有机磷,有机氯,氨甲酸酯,除虫菊酯这种追求广谱、急性神经毒性、迅速杀死害虫的合成杀虫剂;
三代:生长发育调节剂,保幼激素类这种慢性作用、扰乱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除虫或者杀虫剂;
四代:信息素类、拒食剂这种直接调节昆虫的行为活动的杀虫剂,作用速度更加缓慢,但是可以显著遏制下一代昆虫种群数量的药物;
设想中的第五代:比如作用于昆虫的脑激素,所谓昆虫“心里控制剂”,不杀死,只是防御的驱虫剂。
现在基本是二三四代农药混用,主要有以下这么多种:
1)有机氯类杀虫剂。
有机氯类又分两种,一种是以苯作为原料的,有著名的不让用的DDT,666,这类普遍来说就是污染环境,对人畜伤害也很大;一种是新式的,不以苯为原料的,比如毒杀芬这种,以及现在用的最比较多的硫丹(经提醒,现在硫丹也不让用了,可以说有机氯杀虫剂已经没有新品种了)。
硫丹
有机氯类基本都是神经毒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DDT是轴突钠离子通道激动剂;666作用于突触,可以使突触过量释放乙酰胆碱,使昆虫长期处在不正常兴奋状态,最终致死。
2)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磷是杀虫剂的一个大类别,耳熟能详的敌敌畏就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分以下几类:
①磷酸酯类:比如家畜可以吃的肠胃驱虫剂萘肽磷,还有不能吃的速灭磷;
②硫逐磷酸酯类:比磷酸酯类毒性低一些,而且化学性质稳定,现在来说用得比较广泛也最重要,比如内吸磷;
内吸磷
(经提醒,内吸磷的结构其实是硫逐和硫赶的混合,如果要举例典型的硫逐磷酸酯类农药,对硫磷似乎更合适一些:
马拉硫磷
④硫赶磷酸酯类:其实是二硫代磷酸脂类的修饰激活,不多说了;
⑤磷酰胺酸衍生物:著名的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就是这类;
⑥甲氟磷:甲氟磷似乎现在用得不多了;
⑦焦磷酸衍生物:胡椒味的八甲磷就是这一类;
⑧膦酸酯(看清楚不是磷酸酯,是膦酸酯):敌百虫就是这一类的;
敌百虫
⑨次膦酸酯类:这个应该只有氯壤膦这一种。
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机理比有机氯要复杂,毕竟种类繁多。
但是基本来说,都是干扰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所以进入昆虫体内后,神经系统会持续异常兴奋,过度刺激,最终死亡。但是不幸的是,人类的神经传导机制也类似于昆虫,所以有很多早期的有机磷农药对人畜也有较大伤害,出现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所以现在农药学领域对有机磷农药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一个就是研究可被人体迅速代谢的有机磷农药,降低其对人畜的毒性。
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最早期的代表,就是著名的毒扁豆碱。
毒扁豆碱
毒扁豆碱在1935年实现了人工合成。随后几十年里,有一大堆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涌现出来,确立了其江湖地位。氨基甲酸酯类的最大特点是尤其适合作为农业杀虫剂使用,有极强的内吸性但却没有残留毒性;缺点也很明显,部分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毒性太高。
氨基甲酸酯类也是神经系统毒剂,抑制胆碱酯酶(但是和有机磷农药的作用位置不一样)。不过不论是有机磷农药还是氨基甲酸酯类,都容易使昆虫产生耐药性,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经常更换品种。
4)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曾几何时,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被认为是家用杀虫剂的唯一选择。除虫菊酯类是天然植物除虫菊中的除虫菊素类物质的人工合成和修饰化合物。除虫菊类的杀虫毒力比老式杀虫剂要高很多,所以要获得相同的杀虫效果,只需要非常少量施用。杀虫谱非常广,对哺乳动物无毒或者低毒,而且不污染环境,没有慢性毒性,不会产生累积中毒,所以被认为是非常理想的杀虫剂类型。